钩鱼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1言情网www.31yq.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虽然入选内阁的官员品级都不太高,也就是四品到六品而已。

而且也比较年轻。

但是入选内阁之后,就有随时面圣和参与政事的机会,甚至有对朝中大事进行谏言的权力。

换句话说,入选内阁之后,你就成功进入了大明的核心权力圈了。

这让很多年轻的官员十分心动。

因为傻子都知道,进入了内阁就等于平步青云。

所以入选内阁担任大学士一职,是这些年轻官员们梦寐以求的职位。

但是他们并不知道的是,自己也已经小瞧了内阁的重要性。

这个机构不仅仅进入了大明的核心权力圈,甚至扮演着‘宰相的角色。

而他们更不知道的是,最开始提出这一改革的并不是太子朱标,而是他们心目中‘沽名卖直’,蛊惑人心的奸

佞小人——叶瑾串。

“近日朝堂变化诡异莫测,也不知道是好是坏啊。”一个四十来岁身穿青色官袍的官员叹息道,“又是早朝制度改革,又是成立内阁大学士制度,又是商税改革…前些年还把已经实行了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给彻底废除了,本官真的是越来越看不懂这个大明朝了。”

听到他的话里话外有怨怼的口味,其他人赶紧小声提醒道,“陈兄慎言,这可不是在家里,而是在大庭广众之下。”

“就算是在家中也必须小心谨慎,那些锦衣卫无孔不入,陈兄这是要去昭狱走一遭吗!”

这个四十来岁的官员这才悚然一惊,赶紧闭上了嘴巴。

不过刚刚那个三十多岁的官员此时却笑道,“有好有坏吧,世间之事并不是一成不变就是好的。就比如说早朝制度,只有本朝才会这么严苛,沿袭唐宋制度也是好事。至于内阁大学士制度,虽说没有先例可循,但是仔细琢370磨却大有妙用,乃是一桩良策。至于商税改革…”这个姓丁的官员冷哼一声,才说道,“不过是一个沽名卖直的小人献媚之举而已,吾等在朝为官,自然要为民请命,这种祸国殃民之策必须早早废黜了才好…”

说完,这几个官员相互对望了一眼。

一切尽在不言中。。

“今日好像都察院的几位同僚要弹劾刑部和大理寺,说是松江府同知魏大海被害一案已经拖延很长时日了,凶犯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都察院觉得是刑部和大理寺尸餐素位,所以要对此案进行弹劾。小弟也打算凑一凑热闹,上书朝廷要求严惩此毒妇,不知各位兄长是否有意与小弟一起!”这时候,一个年轻的官员突然开口问道。

这几个青色官袍的官员又看了一眼,也都齐刷刷的点了点头。

不过他们并没有再多说什么了,而是全都眼观鼻鼻观心的等着皇城城门开门。

不只是这几个青色官袍的官员在谈论这件案子。

除了武将,几乎一大半的文官似乎对此案都搭乘了某种协议一样。

一股暗流已经在悄然涌动了。

随着天色越来越亮,终于等到了皇城城门打开的时候了。

数百名官员依次进入了皇城,来到了奉天大殿之上。

文武官员泾渭分明,根据官职的高低从奉天殿内一直蔓延到大殿之外。

随着几声鞭子抽在了空中,发出了噼里啪啦的声响。

一个宦官捏着鸭公嗓大声朝众人喊道,“陛下驾到,百官跪迎。”

所有文武百官齐刷刷的跪在地上,三呼万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然后就看到太子朱标搀扶着当今圣上朱元璋来到了大殿中央。

朱元璋一双虎眼扫视了大殿内一圈,这才大手一挥道,“诸位爱卿平身吧。”

然后这才一屁股坐在高高的龙椅之上。

太子朱标也回到了龙椅旁边的座位上。

文武百官这才又齐刷刷的叩了一个响头,“谢陛下。”

这才站了起来。

然后站在朱元璋旁边的那个太监继续说道,“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话语才落,一个文官就站了出来。

这是每天上朝都会经历一遍程序,所以所有人都习以为常了。

不过还是那句话:大事开小会,小事开大会,特别重要的事不开会。

所以早朝其实就是一个形式,能决定的事也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已。

果然。

这个文官启奏的事情并不算是什么大事,朱元璋三言两语就给打发了。

又有几个官员出列,汇报了一些事。

这时候,太阳已经快从山的那一边冒出来了。

天光大亮。

如果是其他天的话,早朝算是完成了。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一个都察院的御史站了出来,大声道,“陛下,微臣有事启奏。”

“说。”朱元璋的声音不大,但是却自带威严。

这个御史清了清嗓子,这才大声道,“微臣弹劾刑部和大理寺尸餐素位,推诿拖延,导致一桩案情明朗的案子到今日都还没有进行宣判,导致受害者尸骨未寒,凶犯依然逍遥法外。”

老朱微微皱了皱眉头,问道,“你说的是哪桩案子!”

“乃是松江府同知魏大海被害一案,此案案发到现在已经过去一月有余,案情明朗,人证物证俱在,但是刑部和大理寺依然没有对此案进行宣判和终结,故而微臣才有今日之弹劾。”这个御史又开口道。

被人弹劾了,刑部尚书和大理寺卿自然要站出来解释一番。

不过这时候太子朱标却主动站了起来。

朝老朱拱手道,“父皇,此案刑部和大理寺已经将奏章递上来了,是儿臣暂时留中不发的。”

老朱微微蹙眉问道,“这又是何故!”

“因为魏大海此人确实是被家中妻妾所害,但是也是由于此人性格暴虐所致,刑部和大理寺对凶犯的惩处太过了,竟然要施以凌迟之刑,故而儿臣暂时留中不发,待禀告父皇之后再做定夺。。”朱标解释道。

朱元璋的眉头皱的更紧了。

刑部和大理寺也太狠了吧。

只是杀害一个性格暴虐的官员而已,居然就要施以千刀万剐的凌迟之刑!

不过不等老朱开口说话,刑部尚书就赶紧站了出来,大声道,“夫为妇纲乃是天理,凶犯袁秀英与其他妾室密谋残害夫君,与谋逆又有什么区别!施以凌迟之刑才能以儆效尤,震慑天下,微臣恳请陛下于太子殿下切

莫再同情凶犯,自作孽不可活,这是她们咎由自取的。”

叶瑾最大的本事就是当甩手掌柜。

公事房内。

姚广孝看着叶瑾给的筹办报纸的章程一头雾水。

到现在他都还不知道叶瑾要办的报纸到底是一个什么玩意儿。

虽然华夏历史上早就已经有了报纸的雏形,那就是邸报。

早在唐朝时期,中央朝廷每个月都会向各地地方官府抄送各地以及朝中发生的大小事宜,被称之为邸报。

这是中央政府统治广袤国土的一种方式之一。

目的就是为了增加各地的凝聚力,减少地方割据的可能。。

但是叶瑾要办的报纸和邸报完全就是两回事。

虽然说也会刊登一些时政要闻,但是竟然还要将一些话本、戏曲、志怪小说之类的也全都刊印在报纸上。

这又是什么缘故!

而且。

真的有人会花一两个铜板买一份报纸吗!

姚广孝虽然一头雾水,但是既然这是自己的主公交代给自己的第一份差事,就算是觉得不合理,自己也要把这件事好好的办下去。

想到这,姚广孝就起身出了公事房。

在洪武年间,不管是活字印刷术还是造纸术,这两个产业都很成熟了。

只是有些上不了台面,不被读书人重视而已。

而叶瑾属于不走平常路的读书人,所以在他统治下的上元县,这两种产业得到很大的发展。

再加上上元县本身地处大明最富庶的地区之一,读书人虽然不多,但是识字率能够达到百分之三十以上,很多普通老百姓都会把自家孩子送去私塾读几年书。

不求自家孩子日后能够考取功名,但是最起码要能认识几个字。

再加上叶瑾来到上元县之后,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只要是适龄儿童必须去官办的小学堂读书。

所以需要的教材和课本就比较多。

为了压缩成本,上元县的小学堂用的教材全都是用活字印刷术和草纸来作为原材料的。

活字印刷术印刷出来的字一板一眼,根本没有书法的美感,但是成本低廉。

草纸也是一样的道理。

草纸的质量很差,用毛笔字在上面写字的话,很容易出现墨点。

但是同样成本低廉。

所以叶瑾才会用这两种原材料来刊印报纸。

姚广孝出了县衙之后,很快就在县城里找到了一家刊印房和一家专门贩卖纸张的商铺。

这两架商铺得知自家要跟县衙做生意之后,忙不迭的跟着姚广孝回到了县衙。

此时,叶瑾还睡眼朦胧的在后院小口小口喝着粥。

而数十里外的应天府,早朝已经结束了。

今天的早朝也没有发生什么大事。

而是发生了一起蹊跷事。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天悲神封

天悲神封

夜下探花
战争才刚刚开始!神,人,鬼三界,妖,魔,兽,灵,怪,精六道谁能笑道最后。沧海桑田,只不过是昙花一现,遍地尸骨,只不过是权利更代。然而,战争只不过是天地之间的那..
军史 连载 11万字